最近,包括谷歌、亚马逊等在内的多家大型科技公司已经裁掉了大量员工。虽然有些公司,比如Paytm和Dropbox,把AI的进步作为裁员的理由,但这并非普遍情况,有时候这仅仅是因为以季度为驱动的结果,进行成本削减和重组。
引用 Salesforce 的裁员策略,Zoho首席 Sridhar Vembu说,这样的公司不断在由短期季度财务目标驱动的招聘和解雇中循环。他指出,这种做法在上市公司中很常见,它们专注于立即的成本削减和重组,经常导致就业环境不稳定。
技术顾问Gergely Orosz观察到,在解雇员工、公布良好的季度结果后,公司进行了大规模招聘。不久之后,他们进行了招聘冻结,预测了公司2023年第四季度的表现。
最近,Citigroup表示,因为第四季度失望的净亏损,将裁掉20000个职位,大约是员工总数的10%。Citigroup首席执行官 Jane Fraser 曾在9月宣布重组,这将导致裁员。银行正试图削减超过500亿美元的费用,并相信裁员将在今年节省大约25亿美元。
美国跨国投资管理公司 BlackRock 宣布计划裁掉3%的员工,即600名员工,以此保护他们的利润。然而,这家上市公司也表示,他们将继续增长员工队伍。
基于情境的招聘和裁员
当疫情导致全球许多人丢掉工作时,特定领域在此情况下蓬勃发展。在此期间由于高科技经济的繁荣,许多在相关领域工作的公司都诉诸大规模招聘,很多情况下是超额招聘。随着疫情的减退,很多公司后来不得不解雇员工以维持生存。
风险资本家和投资者也加大了对他们投资的初创公司的压力,要求这些公司减少人头或放慢招聘过程,以保存现金。
有趣的是,有趣的是,DIY电子商务平台Dukaan的创始人去年因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解雇了90%的支持人员而臭名昭著。尽管创始人 Suumit Shah 声称 AI 聊天机器人已经取代了这些岗位,但公司在他将裁员的原因归咎于 AI 之前,已经进行了两轮裁员。
并非所有的失业都能归咎于 AI,创始人 Dave Birss 说,“AI是不愉快商业决策的一个极好替罪羊。”
精益取胜
不像其他风险资本或投资者支持的公司,Vembu 的自筹资金公司 Zoho 不会屈服于可能会要求解雇员工的外部力量。通过采用敏捷和精益的方法,公司已经能够避开大规模裁员的趋势。
Vembu 说,Zoho 永远不会诉诸于裁员,而只会内部重新安排员工。然而,它会警示员工注意新技术。
苹果的一名工程师提到,尽管苹果在几乎所有团队中人手不足,但员工必须学会用现有的劳动力完成任务。公司也没有因为辞职压力而屈服于高薪。
苹果一直以来不采用基于公司业绩的任何形式的大规模招聘或解雇。Tim Cook此前提到,裁员是最后的手段——这一做法与季度结果无关。